太阳能打造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筑造未来庭园家
10月16日,在CHINA HOUSE VISION正在进行的鸟巢南广场,汉能携手其总策展人及艺术总监原研哉展开了一场以“光能建筑·庭园家”为主题的对话沙龙。现场,汉能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张彬、港珠澳大桥建筑景观总设计师兼汉能太阳能研究院首席设计师刘谦出席会议并参与对话,大家从能源趋势、建筑设计、节能环保等多个角度交流了清洁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在中国未来起居中的应用,与之将带来的改变。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行业媒体等众多业内人士也亲临现场参与互动。
汉能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张彬(左一)、汉能太阳能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刘谦(右二)与House Vision总策展人及艺术总监原研哉(中)开启三方对谈
“光能庭园家”,用能源链接生活与自然
在本次沙龙主题中,有一个核心词“家”。“‘家’是所有产业的十字路口,通过研究‘家’我们既可以回忆过去,又可以看到未来。”这是原研哉在很多年前就提到过的一个重要观点。
人类文明发展的几千年进程中,“家”一直都是修养身心,同家人共处,与自然互通的一个“空间”。从茅草屋到现代城市,它的核心功能从未改变,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区域,在享受城市带来便捷的同时,居者也在不断地妥协,空间的缩小,与领里关系的疏远,与自然的隔绝都让人类开始反思这种“进步”。而最近鸟巢南广场正在的进行的CHINA HOUSE VISION展上,汉能牵手MAD建筑事务所打造的“光能庭园家”则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汉能“光能庭园家”
从远处看,整个建筑呈水滴状,它没有所谓墙的隔阂,而是用一个竹钢结构的屋顶去定义空间。这个屋顶呈透明,它有时候与地面相连,有时候又漂在半空中。“光能庭园家”本身既是建筑也是景观,室内室外相互拥抱,最大限度的对自然开放,对阳光、空气开放,它把阳光和自然作为人类生活和精神的一部分。而科技感十足的汉能薄膜太阳能是作品的重要组成,也是能量的来源,它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用自然的资源去驱动人类起居空间的运行。
原研哉在发言中说:“技术与自然并非对立。技术愈进步,我们应该愈接近于自然。同时人工与自然的界线也会慢慢消除,而在汉能‘光能庭园家’中我们看到了这种融合。”汉能薄膜太阳能提供了庭园家所有起居所需的能耗,并与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建筑也随之演变为一个展示技术的空间;在这个开放的空间中,居者得以“生于自然,长于自然”。
薄膜太阳能,让绿色建筑拥有生命力
对于建筑而言,太阳能是真正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而应用于“光能庭园家”中的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是目前全球最顶尖的太阳能技术。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轻、薄、柔,这使其具备更强的可塑性与更高的转化率;芯片的实际厚度只有几微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的1/10,只用0.0几秒,就可以把阳光转化为电。
汉能“光能庭园家”
“如果把建筑比作人的机体,那钢筋混泥土为其筋骨,其间流动的电能为其血液,薄膜太阳能技术则是传输能量的血管,而太阳变身为提供源源动力的心脏。自此,建筑由冰冷的技术成为拥有蓬勃生命力的‘新物种’,这也是汉能期望建造的‘绿色建筑’。同时正如原研哉先生提到清洁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这也是汉能的发展方向。”对于薄膜太阳能,汉能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张彬在现场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在西方反思城市发展的潮流中,“绿色”、“生态”这些概念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但更多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建筑师们开始更多使用环保建材和清洁能源,建筑变得更加“节能”和“环保”,但由于其传统的设计却并未让人类更加接近于自然。
著名建筑设计师兼汉能太阳能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刘谦老师在表述中提到:技术是基础,但如何超越技术而上升到精神层面则是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的“绿色建筑”不该只是“环保”,还应该具有设计审美,包括原研哉先生HOUSE VISION项目也是在强调艺术、建筑、家居融合的的形式。
因此汉能在产品设计上更加趋于创造性与多样化,将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植入”传统建筑材料中,在赋能建筑的同时,也期望借此表达出具有审美的居住意境。而在汉能众多的绿色建材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具有东方古典美的“汉瓦”,与近来刚刚发布具备多种色彩、花纹形态的新品“汉墙”。
多种样式风格的汉墙产品在建筑设计中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技术的获得不是为了让人类凌驾于大自然之上,施加不可恢复的改变。相反,技术是去提取所有大自然隐藏的精髓,使其带有新的使命光辉。而汉能期望通过薄膜太阳能技术去挖掘和拓展太阳能的更多可能性,从而在人类、自然、城市三者关系中赋予新的涵义。
上海弘竣给你讲解!
扫二维码关注本公司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动态!
网站:http:www.shjsolar.com点击这里可以带你了解更多!
邮箱:chole.feng@shjsolar.com
微信号:shjsolar
地址:上海市沪青平公路2008号竞衡大业1520
电话:021-59888569